见义勇为认定标准及其相关权益保障
在社会中,见义勇为的行为常常能激起大众的敬佩和感激。近日,北京永定河一段水域发生了感人的救人事件,周宏勃等人在危急时刻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救援三名挣扎的孩子,虽然最终孩子全部得救,但周宏勃却不幸遇难。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见义勇为认定标准”的关注,以及对其家属应享受的抚恤待遇的讨论。这篇文章小编将围绕见义勇为认定标准及相关权益进行深入探讨。
见义勇为认定标准
见义勇为是指为了保护民族、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而不顾个人安危,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或进行救助的行为。在中国,见义勇为的认定一般由见义勇为职业站(例如公安派出所)或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负责。申请认定的主体可以是见义勇为人本人、其近亲属,甚至相关单位和个人。
具体认定标准
以北京市为例,根据《北京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实施办法,下面内容行为可被认定为见义勇为:
1. 与正在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民族、集体财产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2. 不顾个人安危,同正在进行的危害民族安全、妨碍公共安全或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进行斗争。
3. 在抢险救灾中,勇救生活或财产,不顾个人安危。
4. 其他为保护民族、集体利益或他人生活财产,挺身而出不顾自身安危的行为。
对于被确认的见义勇为行为,相关的民政部门将在规定的时刻内向见义勇为者和其家属作出书面通知。
见义勇为者的权益保障
见义勇为行为得到法律的保护与认可,相关法律法规能有效保障见义勇为者的权益。《民法典’里面“好人条款”是保护见义勇为者权益的重要依据。该条款明确规定,因见义勇为而受到损害的,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职责,而在某些情况下,见义勇为者不会承担民事职责。
除了这些之后,各地对于见义勇为者通常会给予多种形式的奖励,既包括灵魂鼓励也包括物质奖励。在确认见义勇为后,政府会发放相关奖励,同时还有见义勇为行为证书和奖章以表彰其勇壮行为。
北京市见义勇为者的特别政策
在北京市,见义勇为者及其家属可以享受一系列优待。根据《北京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见义勇为者可以获得不低于上一年度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次性奖励。同时,对于因见义勇为而死亡的人,政府会根据该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倍发放褒扬金。
在抚恤、医疗保障及就业扶持等方面,见义勇为者的家属也享有相应的优待政策。这些政策包括:
– 优先推荐就业
– 在个体经营中给予证照办理的优先权
– 对于生活有困难的家庭提供经济补助
结束语
见义勇为的行为是社会正能量的体现,民族和地方政府对见义勇为者的认定标准及相关权益保障,旨在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见义勇为的行动中来。希望通过对见义勇为认定标准的宣传与解读,能够激励更多人勇于站出来,关心他人,做一个有职责感的人,构筑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