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的前期准备与目标设定
端午节又到了,小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热热闹闹地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活动。这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孩子们通过动手动脑,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吃粽子的习俗。活动准备中,我们准备了各种类型的粽子,香味扑鼻,孩子们在这样愉快的气氛中,激发了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粽子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吗?
二、活动经过中的快乐时刻
活动中,孩子们在摸粽子、猜粽子的形状以及品尝不同口味的粽子时,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正如老师引导的那样,开头来说让孩子们通过嗅觉和触觉去猜测手中的食物,这样的互动引导无疑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在尝试中,他们不仅认识了粽子,同时也进修到了端午节的文化背景。
而当老师提问“你刚刚吃的粽子有什么不同的味道?”时,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交流着自己的感受。这样的互动,不仅丰富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他们在游戏中增强了社交能力。
三、反思与提升
当然,在热热闹闹的活动中也许有些不足。部分孩子在品尝粽子时会显得不够耐心,对于不同口味的粽子反应不一。有些小朋友对于粽子的制作经过并不是特别了解,可能下次可以在这方面多做一些解释。比如,在吃之前可以先介绍下粽子的制作经过和材料,这样孩子们会更有兴趣去了解。
顺带提一嘴,活动中我们设置了QQ粽子店的环节,让孩子们剪贴粽子的馅料图样,发送到小店,这一环节相当受欢迎,增加了他们的参与感与成就感。老师可以考虑将这样的小型项目持续下去,将其他传统节日的特色食物也纳入教学中,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我们的文化。
四、资料扩展
往实在了说,小班的端午节社会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孩子们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享受了美食,还在无形中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作为老师,我们也在这个经过中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与变化。期待下次能够继续设计更有趣的活动,帮助孩子们深入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次活动好玩吗?希望下次我们的活动会更丰富多彩哦!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相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