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辽宁男篮交易得到吉林队姜宇星 年薪反超原队顶薪

交易细节曝光:刘雁宇+赵率舟+现金换姜宇星

据可靠消息透露,辽宁男篮已与吉林队达成交易,用刘雁宇、赵率舟加部分现金换取锋线悍将姜宇星。这份2+1的C类合同看似普通,实则暗藏玄机——姜宇星在辽宁的年薪竟然比他在吉林队的D类顶薪合同还要高!这种”低类别高薪水”的现象在CBA实属罕见,背后究竟有何门道?

C类合同为何能超越D类顶薪?

按照CBA现行规定,顶薪合同(D类)的年薪上限为600万元,但并非所有顶薪都需达到这个数字。关键在于球员薪资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位列队内前三,二是比其他球员至少高出50万元。吉林队整体薪资水平较低,使得他们的”顶薪”实际金额可能远低于市场价。

反观辽宁男篮,虽然给姜宇星的是C类合同,但给出的具体年薪却超过了吉林的D类报价。这就像在一家小公司当总监,收入可能还不如大公司的普通主管!有球迷调侃:”这波操作堪称CBA版的’降级加薪'”。

姜宇星能为辽宁带来什么?

29岁的姜宇星上赛季场均贡献13.8分4.3篮板,三分命中率高达39%。他的加盟将有效补强辽宁队的锋线深度,尤其是防守端的外线压迫能力。有网友分析:”辽宁这是用两个轮换球员换一个即战力,明显在为季后赛蓄力。”

需要关注的是,2+1的合同结构给了双方灵活调整的空间——前两年保障,第三年球队选项。这种设计既保证了姜宇星的稳定性,又让辽宁队保留了未来操作余地。

CBA薪资体系的独特现象

这次交易暴露出CBA薪资制度的一个有趣特点:合同类别不等于实际收入。就像姜宇星案例所示,D类合同的名头虽响,但实际金额可能还不如其他队的B类或C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球员宁愿放弃”顶薪”头衔也要转会——钱才是最实在的!

随着联赛商业化程度进步,这种”名义顶薪”现象可能会逐渐减少。但至少在当下,姜宇星已经用亲身经历证明:合同类别只是形式,真金白银才是硬道理。辽宁男篮这波操作,你看懂了吗?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