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让老城焕发新生机
重生之城市攻略,听起来像是一部热血小说,其实这正是平顶山正在上演的诚实故事。这座曾经以工业闻名的城市,如今正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实现华丽转身。从背街小巷的”深度美颜”到老旧电梯的”加速度”更新,平顶山用行动诠释了城市更新的真正含义。那么,这座城市的重生秘诀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揭秘这场城市改造的五大亮点。
小巷变身记:从”行有所巷”到”行有所优”
重生之城市攻略的第一招,就是从最贴近民生的背街小巷开始。平顶山今年规划改造100条背街小巷,目前已完成58条,惠及约9万群众。不同于简单刷墙的”面子工程”,这里的改造采取”一街一策”规则和”一拆五改五提升”标准,每条小巷都获得了量身定制的改造方案。湛河区平高巷、卫东区三高巷、新华区云泽巷等小巷完成改造后,不仅硬件设施焕然一新,还通过文化植入让每条街巷都有了独特的灵魂。这样的改造,让居民们真切感受到从”有路可走”到”走路是享受”的转变。
路网升级:打通城市”任督二脉”
城市就像人体,道路就是它的血管。平顶山的重生之城市攻略第二招,就是为城市”强筋健骨”。今年扎实推进20条市政道路建设,中银路、环岛西路等11条道路已实现全线通车,稻香路穿越孟宝铁路等9条道路正在加紧施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分两批对57条破损道路实施综合改造,实现了通行能力与道路形象”双提升”。这种既重”里子”又重”面子”的改造思路,让城市交通更加顺畅,也让市民出行更加舒心。
绿色空间:打造市民”快乐客厅”
在重生之城市攻略中,绿色空间的打造占据了重要位置。今年以来,平顶山强力推进城区20个游园和梅园公园提升改造,已新建口袋公园及城市美化绿化工程14处。湛河体育公园项目以”空间赋能、健壮引领、聪明驱动”为核心,体系性解决了高密度城区的功能短板。而湛北路提档升级改造项目则打造了湛河青年城市客厅,配置的篮球场、霍比特小屋等设施已成为网红打卡点。这些绿色空间不仅美化了城市,更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真正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美好愿景。
民生工程:电梯更新跑出”平顶山速度”
在重生之城市攻略中,最让市民点赞的要数老旧电梯更新工程了。平顶山创新推行”政府推动、业主自选、行业监管、纪检监督”十六字方针,仅用4个月就完成82台老旧电梯的更新改造,惠及16个小区的万余名居民。这一速度在全省遥遥领先,形成了可复制的”平顶山经验”。更令人振奋的是,在2024年河南省获批的96台住宅老旧电梯更新项目中,平顶山市占比高达85.4%,成为名副其实的”领跑者”。这样的民生工程,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居民的快乐指数。
生态修复:绘就山水城市新画卷
重生之城市攻略的最终一招,是让城市与天然和谐共生。白龟湖生态环湖路和透绿露水工程,打造了”爱心树””湖畔幕语”等标志性景观,让市民能更近距离欣赏湖光山色。北部环山生态路项目连接起五区四县,构建市域一日游经济循环圈。西侧观景台兼自驾游营地将满足市民观景、露营、休闲等多元化需求,实现”坐城揽山色,凭栏望湖光”的生态愿景。这些生态修复工程,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更为市民提供了亲近天然的空间。
平顶山的重生之城市攻略告诉我们,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推倒重建,而是要通过体系性思考,在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赋予它新的生活力。从背街小巷到主干道路,从公园绿地到民生设施,平顶山用全方位的更新改造,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城市答卷。这样的经验,值得更多城市借鉴进修。